梨狀肌綜合徵:症狀、原因、風險因素、癒合週期和治療
什麼是梨狀肌?
梨狀肌起源於骶椎前部、坐骨大孔和骶結節韌帶。然後扁平的錐體狀肌肉穿過坐骨大切跡並插入髖關節的大轉子。梨狀肌充當髖關節的外旋肌和內收肌。它由 L5、S1 和 S2 脊神經的前支支配。坐骨神經與肌肉關係密切,當肌肉發生病變時可能會受到刺激。 [1]
什麼是梨狀肌綜合症?
梨狀肌綜合徵,又稱坐骨神經卡壓綜合徵,是一種罕見的神經肌肉疾病,其特點是梨狀肌痙攣壓迫坐骨神經。這會導致下背部和臀部區域疼痛。坐骨神經和梨狀肌在不同個體中具有不同的解剖結構變化。梨狀肌的刺激、炎症和其他病變會導致肌肉痙攣並壓迫附近的坐骨神經,從而引發神經性疼痛。普羅布斯特等人。描述了與梨狀肌有關的坐骨神經的六種解剖變異。
- 在大約 90% 的人中,坐骨神經在肌肉下方走行而沒有分支。
- 坐骨神經分裂並穿過梨狀肌的中心和下方。
- 坐骨神經分叉,分支通過梨狀肌的上方和下方。
- 神經穿過肌肉中心而沒有分支。
- 神經走行於肌肉之上,不分枝。
- 坐骨神經分裂並穿過梨狀肌中央和上方。 [2]
梨狀肌綜合徵的症狀
每年約有 240 萬人患有與梨狀肌綜合徵相關的下背部和坐骨神經痛。患有梨狀肌綜合徵的患者會出現這些常見的體徵和症狀。 [3]
- 下背部和臀部疼痛
- 坐立超過 20 分鐘后腰部和臀部疼痛加重
- 坐著和/或蹲下時劇烈疼痛
- 髖骨坐骨大切蹟的外部和內部壓痛
- 疼痛放射到同側的腿
- 臀部和下肢感覺異常或麻木和刺痛感
- 女性患者梨狀肌綜合徵在性交期間或之後出現性交困難或疼痛
- 進行動作以評估梨狀肌功能時疼痛
- 腳跟對側膝 (HCLK) 動作——受影響肢體的腳後跟置於對側膝上,導致髖關節的最大外旋和屈曲。
- Lasegue 或直腿抬高 (SLR) 測試
患者仰臥位,醫生內收並彎曲髖關節,同時保持膝蓋伸直。
- 弗賴貝格機動
髖關節用力內收,同時保持大腿伸展,導致梨狀肌拉伸並引起疼痛。
- 屈曲、內收、內旋 (FAIR) 測試
患者側臥,患側髖部在上方。醫生通過彎曲、內收和內旋患者的腿來進行 FAIR 測試,以檢查梨狀肌綜合徵中坐骨神經的刺激情況。
- 臀部和下肢的力量、反射和感覺減弱。
梨狀肌綜合徵的病因和危險因素
以下是增加患梨狀肌綜合徵機會的病因和誘發因素。 [4]
- 梨狀肌二分或分裂,坐骨神經分支,和/或梨狀肌周圍的坐骨神經不典型走行
- 運動員因過度運動而導致的炎症、疤痕組織和梨狀肌肥大
- 對臀部或臀部區域的直接創傷
- 壓迫神經的直接腫瘤侵襲
- 長時間的坐姿(司機、自行車騎手和辦公室員工)
- 過度爬樓梯
正常癒合週期
在討論梨狀肌綜合徵的治療之前,必須先討論正常的癒合週期。該循環包括三個階段,稱為炎症、增殖和成熟。
- 炎症是指發紅(血管擴張和血流量增加)、發熱(血流量增加)、腫脹(液體積聚)、疼痛(炎症介質刺激神經末梢)和功能喪失。這個過程旨在聚集炎症細胞和免疫細胞,以消除引發炎症的原因。炎症可能是急性的(短期的)或慢性的(長期的)。
- 增殖是指增殖的成纖維細胞沉積膠原蛋白和蛋白聚醣,為新組織的形成奠定了支架。這伴隨著上皮再生和血管生成以支持癒合組織。這是肌肉結或觸發點、筋膜受限和疤痕組織形成的階段。筋膜由淺筋膜和深筋膜兩層組成。深筋膜進一步分為腱膜(覆蓋多塊肌肉)、肌外膜(覆蓋單個肌肉)、肌外膜(覆蓋肌纖維束)和肌內膜(覆蓋單個肌纖維)。筋膜結構因每個內部存在子層而變得更加複雜,這可能會粘附並導致筋膜受限,從而限制運動範圍並引發疼痛。
- 隨著炎症和增殖的消退,炎症物質被清除,肌肉恢復其結構和功能,成熟發生。在前一階段形成的過量膠原蛋白被降解。 [5]
當前無效的家庭治療
以下家庭療法通常用於停止梨狀肌綜合徵疼痛,但是,這些療法無效並且無助於阻止惡性癒合循環。
- 熱和冰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不會破壞疤痕組織
- 電刺激是緩解疼痛的臨時方法,但沒有長期益處
- 泡沫軸和按摩不能對更深的梨狀肌提供足夠的機械刺激
- 拉伸發炎的肌肉會加重梨狀肌綜合徵的症狀。在癒合週期的炎症階段進行強化鍛煉時,觀察到類似的結果。
有效的梨狀肌綜合徵治療
為了停止梨狀肌綜合徵疼痛并抑制惡性癒合循環,治療應以同時解決炎症和增殖階段的方式進行。
- 炎症階段
- 增殖階段
- A1 工具用於解除淺筋膜和腱膜筋膜的筋膜限制
- A3 工具用於釋放表面觸發點和疤痕組織。
- A5 工具用於釋放更深的觸發點、疤痕組織和筋膜限制。在筋膜受限的情況下,重要的是要釋放所有筋膜層以恢復運動範圍並解除坐骨神經的壓力。
- 坐著時不要將錢包和其他物品放在後袋中,以防止對肌肉和疤痕組織形成過度壓力。
- 達到核心穩定性並加強軀幹肌肉。
- 在坐、站和進行其他活動時保持正確的姿勢。
結論
梨狀肌綜合徵顯著導致腰痛和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的炎症、刺激、肥大、腫瘤侵襲和解剖異常導致肌肉痙攣並形成肌肉結。這些事件導致神經受壓,從而引起下背部和臀部區域的疼痛,這些疼痛也輻射到同側腿。與梨狀肌綜合徵相關的疼痛可以通過幾種治療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來緩解。
參考
- Hicks BL、Lam JC、Varacallo M.梨狀肌綜合徵。 [2021 年 7 月 18 日更新]。在:StatPearls [互聯網]。金銀島(佛羅里達州):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年1月-。可從: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48172/
- Probst D, Stout A, Hunt D. Piriformis Syndrome: 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Anatom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M R. 2019 年 8 月;11 增刊 1:S54-S63。 doi:10.1002/pmrj.12189。 Epub 2019 年 7 月 22 日。PMID:31102324。
- Hopayian K, Danielyan A. 梨狀肌綜合徵的四種症狀:對其臨床特徵的最新系統評價。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 2018 年 2 月;28(2):155-164。 doi: 10.1007/s00590-017-2031-8。 Epub 2017 年 8 月 23 日。PMID:28836092。
- Chang A,Ly N,Varacallo M.梨狀肌注射液。 [2021 年 12 月 28 日更新]。在:StatPearls [互聯網]。金銀島(佛羅里達州):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年1月-。可從: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48193/
- 華萊士 HA,Basehore BM,Zito PM。傷口癒合階段。 [2021 年 11 月 15 日更新]。在:StatPearls [互聯網]。金銀島(佛羅里達州):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年1月-。可從: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70443/
- Zwolińska J, Gąsior M, Śnieżek E, Kwolek A. 使用磁場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文獻回顧。 Reumatologia。 2016;54(4):201-206。 doi: 10.5114/reum.2016.62475。 Epub 2016 年 10 月 5 日。PMID:27826175; PMCID:PMC5090029。
- Bustamante MF、Agustín-Perez M、Cedola F、Coras R、Narasimhan R、Golshan S、Guma M.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抗炎飲食(ITIS 飲食)的設計。 Contemp 臨床試驗通訊。 2020 年 1 月 21 日;17:100524。 doi: 10.1016/j.conctc.2020.100524。 PMID:32025586; PMCID:PMC6997513。
梨狀肌綜合症家庭治療
Pain Relief Made Easy At Home
- Treatment just 5 min a day
- Quick pain relief you'll wish experienced sooner
- 45+ Studies reveal the rock-solid secret of effective pain relief
- Stop pain before it's too late
- Doctor who had chronic pain revealed the secret
- Say goodbye to pain with simple easy-to-use medical devices
ASTR 與眾不同
從各種網站收集的評論
更快癒合